种葱,就能每家存款不低于100万?

2023-07-04 06:59:50 来源:直通三农经济

文/金子

兴化是江苏泰州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这里地势低洼,湖荡沼泽连绵,历来饱受洪涝侵害。早些年人们就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逐渐形成了一块块垛田。

垛与垛之间各不相连,形同小岛,这里也因此被称为“千岛之乡”。兴化垛田不仅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相关资料图)

垛田因为不便储水而无法种植水稻一类的粮食作物,却很适合蔬菜生长。这里长得蔬菜品质好、产量高,特别是兴化香葱很早就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每年一进入4月,就到了兴化香葱的采收季。而垛田街道就是兴化香葱的主产区。

垛田街道的香葱都是长在垛田上的,这里没有路,也没有桥,采收的时候,人要撑船进去,财富也一船一船运出来。其实,我们大多数都吃过兴化香葱。

兴化香葱属分葱品种,栽植历史已经有上百年。和北方的大葱相比,兴化香葱虽然身材娇小,可辛辣味十足,脱水加工后特别适合做方便面里的调味包。目前,市场上卖的方便面里面料包里的香葱,大部分来自兴化。按照全国每年消费400亿包方便面计算,至少需要600万吨鲜葱。而且,相比大田种的葱,垛田种的葱卖价能高一倍。

上世纪90年代,垛田人就是靠着给方便面厂供应脱水香葱,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当地有个村几乎每家都做这个垛田香葱产业,其富裕程度,真是让我们慕了~~

兴化香葱不仅是当地的名片,还走出国门,出口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现在,垛田街道种植兴化香葱年产量近40万吨,种植户一亩年纯收入16000元左右。而整个兴化香葱的种植面积是15.6万亩,年产量75万吨,产值15亿元。

垒土成垛,则高向上。兴化香葱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当地人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大胆实践。

01

让种植户回到垛田

这里的香葱之所以在市场上这么受欢迎,其实和垛田的土壤有关。

这种砂土透气性好,手指轻轻一压就能插进去,非常适合香葱生长。可虽然垛田产的香葱质量好、卖价也高,但原来还是有不少人不愿意干。原因是垛田太不方便了。

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只能用小船接送。再加上每块垛田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因此,很多人宁可去大田种葱。

在垛田,由于土地不连片,现代化的耕作方式无法全面推广,种植和运输主要靠人力,人工成本很高,而在大田种葱面积大又可以实现机械化,性价比很高。垛田土地出现了抛荒的现象。

再加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方便面行业发展迅速。几年间脱水香葱加工厂在兴化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光兴化当地就有100多家脱水蔬菜厂。竞争大了,利润也下降了。所以,一直在垛田上种葱的人也不愿意继续再垛田种了,都跑去大田流转土地。

(图为兴化的脱水蔬菜加工厂)

2020年,泰州政府出台了垛田保护条例,保护传承当地传统的农耕文。自从出台了保护条例,当地政府做了不少努力鼓励大家回垛田种葱,当时有一部分人响应政府号召回到了垛田,这其中有一个叫张年才的人胆子很大。

在垛田种葱全靠人力,一人最多只能管理10亩地,可张年才一下流转了近百亩。提升效率,就是张年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蔬菜生长离不开水,给庄稼浇水看似简单的农活,在垛田上可不容易。因为垛子太高,浇水需要4个人接力才能完成。

垛田人管浇水叫“戽水”。戽水讲究三个字:洒、远、匀。同一块土地,每次的戽水量都要均匀,不能干一块湿一块、轻一片重一片。张年才有近百亩田,种香葱隔三差五就要浇次水,用戽水的方式肯定不行,他就找工人用高压水泵浇,也不行。

刚栽下去的葱苗太嫩,经常连根拔起。过去戽水得要从上往下洒,张年才想到了在大田种葱的喷灌设备,但尝试了几次都不成功。即使是同一块垛田高低不平,形状不也不规则,这边的葱能喷上水,那边水就洒到湖里去了。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喷水位置,张年才反复测试每一个喷灌设备的位置和水阀的出水量才终于摸索出来。

解决了浇水的问题,给农田施肥也是头等大事。有了这样的喷灌设备,张年才索性把水溶肥也加了进去,浇水、施肥同时进行,近百亩香葱在垛田上首次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张年才不仅解决了垛田种葱最费人工的浇水、施肥问题,还让亩产量达到了15000斤,比大田种葱每亩高出5000斤。

垛田葱和大田葱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垛田,垛水相依,垛垛相望,垛垛不连。因为垛田的通风排水性和土壤好,种出的葱不但长得高,葱管直径还能达到一个拇指宽,脱水加工后,成品率可以达到95%以上,而大田种的葱成品率只有85%左右。

解决了垛田的种葱难题,自然就有养殖户愿意回归垛田了。

02

从2元一公斤变成100多元一公斤的秘密

采收上来的鲜香葱,在经过修剪、清洗、分选、称重、切割、消毒6个基础环节后,会被送进零下35摄氏度的冻库,再出来葱就变成了这样。

葱被冻成冰体后,要迅速进入一个长得像太空舱一样的小房间,18个小时后,葱色香味形几乎不发生改变,身价却能上涨好几倍。

这是全封闭的,就像宇航员进了太空舱一样。收购原料时,2元多一公斤,但是从这个舱出来以后,就变成100多一公斤了。

这种把葱在较低温度下冻结成固态,之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其脱水,变成冻干制品的干燥技术,就叫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技术。早些年在航天食品中应用非常广泛。冻干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最大限度保存食品的颜色、形状和营养成分,且复水性好。

跟脱水香葱一比较,就知道优劣了。

用水一泡,不到半分钟,冻干香葱已经重新吸回水分,恢复了原状,而右边的脱水香葱还浮在水面上。

王祝善,是土生土长的垛田人。他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脱水蔬菜加工厂,每年从他手上卖出去的香葱就有1.6万吨,出口创汇达到1000万美元。

王祝善很早就了解到国内外很多高端方便面和餐饮店,用的都是冻干葱。他也一直在研究冻干葱的技术,但过去收大田葱冻干后,葱管径大部分只有5毫米,管壁薄还容易断,走不了高端市场,也卖不上价。现在有了垛田上的葱,冻干后管径能做到8毫米以上,一公斤最高能卖150元。

现在,垛田上种得这种又高又壮的葱主要用来做冻干葱,面向高端市场,而大田种得管径细,个子矮的葱就用来做脱水香葱。截止目前,垛田街道的香葱年产量从三年前的不到30万吨,发展到了近40万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愿意重返垛田种香葱赚钱。

“兴化香葱,世界通用”,这是兴化种植户们常说的一句话,而这一根根小葱不仅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香飘”全球。推动垛田香葱规模化、高质量种植,当地人想了不少办法,也找到了一条新路径,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 : 艺术从业者“进村”_环球快消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