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通市如东县司法局发挥大调解工作优势,加强专业调处机构建设,依托县生态环境纠纷调处中心,密织“三张网”强化生态环境纠纷化解。一季度,全县生态环境纠纷总量同比下降28.14%。
一是密织“筛查网”除“内忧”。畅通生态环境纠纷排查渠道,在全县247个村(社区)设立生态环境信访公示牌,全力做好源头吸附工作,避免纠纷激化上行。主动公开生态环境纠纷调处中心电话,为专职调解员印制便民联系卡,让群众可以直接联系反映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将矛盾化解。开展专题培训,配备网格化监管专用手机,推广使用移动调执 App ,及时交办、反馈、跟踪生态环境纠纷。建立“一牌、一卡、一网格”的基层生态环境纠纷化解模式,按照一人一本巡查证、一件巡查背心的标准,为基层网格员配备统一身份标识,构建完成县级网格36人、镇级网格105人、村级网格507人的三级网格体系。
二是密织“防护网”清“外患”。以消除各类生态环境纠纷隐患为目标,加强分析研判,对特定时间、特定群体的重复举报提前甄别、专题研究、及早处置,快速化解矛盾。强化矛盾调处、信访等平台与县联动指挥平台的对接,打通数据交互堵点,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受理办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督查督办、统计分析、考核评估”一网通。通过现场核实、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取样检测、部门联动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掌握情况,确保纠纷彻底解决。开展专项行动,调度排查纠纷化解情况,对重大矛盾纠纷,会同属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前往现场调查处理,成功化解积案6件。
三是密织“安全网”护“长效”。主动梳理综合执法、环保督察、来信来访、网络舆情等渠道发现的生态环境隐患风险苗头,定期编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专报,对重大案件整体办结情况、未完成整改事项最新进展、存在问题进行通报,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高质量完成整改。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权利意识,充分发挥举报导向作用,对13起群众举报奖励一万余元,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发挥生态环境网格化三级监管效能,督促各责任主体履行信访调处后督察职责,建立生态环境纠纷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各镇(区)环境监管网格有效运行。如法宣
上一篇 : 体坛一周看点:国羽力争苏杯三连冠 国乒世乒赛冲击五金
下一篇 : 最后一页